石菖蒲
发布时间:2025-07-01 访问次数:11
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的干燥根茎。
【形态与分布】多年生草本。根茎芳香,外部淡褐色,有环节,节间多长3~5mm(不及1cm),根肉质,具多数须根,根茎上部分枝甚密,植株因而成丛生状,分枝常被纤维状宿存叶基。叶无柄,叶片薄,基部两侧膜质叶鞘宽可达5mm,上延几达叶片中部,渐狭,脱落;叶片暗绿色,线形,长20~30(50)cm,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平展,宽7~13mm,先端渐狭,无中肋,平行脉多数,稍隆起。花序柄腋生,长4~15cm,三棱形。叶状佛焰苞长13~25cm,为肉穗花序长的2~5倍或更长,稀近等长;肉穗花序圆柱状,长3~8cm,粗4~7mm,上部渐尖,直立或稍弯。花白色。成熟果序长7~8cm,粗可达1cm。幼果绿色,熟时黄绿色或黄白色。花果期2~6月。
生于海拔20~2600m密林下的湿地或溪旁石上。分布于湖北山区县市;多地有栽培。
【功效应用】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开胃。用于神昏癫痫、健忘失眠、耳鸣耳聋、脘痞不饥、噤口下痢。用量3~9g。
【附注】 (1)本种因常生于山涧石缝中,故名石菖蒲。其干燥根茎为中药“石菖蒲”,收载于《中国药典》。(2)同属植物菖蒲Acorus calamus L. 在鄂西等地也有分布,区别:体较高大,叶片长90~150cm,宽1~3cm,具中脉。其干燥根茎名“水菖蒲”,药用类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