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芍
发布时间:2025-07-01 访问次数:10
毛茛科植物芍药Paeonia lactiflora Pall.的去外皮的干燥根。
【植物形态与分布】多年生草本。根粗壮,分枝黑褐色。茎高40~70cm,无毛。下部茎生叶为二回三出复叶,上部茎生叶为三出复叶;小叶狭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或偏斜,边缘具白色骨质细齿,背面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花数朵生茎顶和叶腋,有时仅顶端1朵开放,而近顶端叶腋处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8~11.5cm;苞片4~5,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或近圆形,长1~1.5cm;花瓣6~13,倒卵形,长3.5~6cm,白色或淡红色,栽培者花瓣各色;雄蕊多数,黄色;花盘浅杯状,包裹心皮基部,顶端裂片钝圆;心皮4~5,无毛。蓇葖圆锥形,长2.5~3cm,直径1.2~1.5cm,顶端具喙。花果期5~9月。
生于海拔山坡草地及林下。湖北多数地区有分布,鄂西南、鄂西北、鄂东南、鄂中等地广泛栽培。其根茎(白芍、赤芍)属我省主要地产药材。
【功效应用】养血,敛阴,柔肝,止痛。用于头痛眩晕、胸肋疼痛、手足拘挛疼痛、血虚萎黄、月经不调、自汗盗汗。用量6~15g。
【附注】 刮去外皮的栽培品的根为中药“白芍”;野生品的根为“赤芍”,偏于散瘀止痛。两者均收载于《中国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