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艾绒加工标准征求意见会在蕲春艾师傅手工蕲艾非遗馆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17 访问次数:183

 

        2025年10月12日上午,《手工艾绒加工技术规程》标准(草案)征求意见会在李时珍故乡、湖北省蕲春县艾师傅手工蕲艾非遗馆举行。会议特邀了九家专注手工艾绒艾条加工的企业负责人与技术人员参会,大家各抒己见,为标准草案中加工方法的完善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该手工艾绒加工技术标准(草案)由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牵头,与湖北艾师傅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仙草科技有限公司、蕲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起草。中南民族大学万定荣教授,经过近十年的多地深入调研与样品鉴定研究,获得了手工艾绒(石臼绒、石磨绒、石碾绒等)与机制艾绒的可靠鉴别方法,根据手工艾绒的显微特点,初步证实了手工艾绒(艾条)的品质优势。根据多家手工艾绒加工厂家的生产经验,进一步完善与规范了该标准草案中手工艾绒的加工工艺。

        本次会议由蕲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周胜主持。会议上,艾叶国际标准(ISO 20759:2017/2023)的主导制定者、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万定荣教授详细讲解了该手工艾绒加工标准草案的主要内容,逐一征求参会企业代表的修改意见。几年来,万定荣为该标准的起草与制定,到过全省近10家艾制品加工企业进行细致的调研,收集了大量手工艾绒与机制艾绒样品,与湖北艾师傅科技有限公司、湖北仙草科技有限公司、蕲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形成了标准草案。

        艾绒是以艾叶为原料,经加工制成的细软绒状物,为艾灸疗法或相关艾绒制品的主要及核心原材料。目前除以制绒机加工方法制作的机制艾绒外,以传统器具(石臼、石磨、石碾等)和工艺加工制作的手工艾绒在市场上也具有重要地位。湖北省为全国艾叶道地产区,蕲春县等多县市有大规模艾草栽培,随州等地还有大量野生艾资源。手工艾绒制作时精选储存3年左右的陈艾叶,采用传统工艺,制作过程中原材料的温度升高不显著,没有机械加工制备艾绒对原材料的高强度磨损,形成的艾绒具有绒毛完整而长、燃烧持久稳定、火力温和不燥、灸感舒适、香气较明显等优点和特点,备受消费者青睐。手工艾绒加工技术规程标准制订的目的,是在本省考究和特色的手工艾绒制作方法的基础上,为进一步规范湖北省传统手工艾绒的加工制作,提升手工艾绒质量,防止机制艾绒假冒手工艾绒,从而维护手工艾绒生产者、使用单位及广大消费者的利益,提升艾灸疗法的质量与安全性,助力艾产业与大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周胜、万定荣供稿,李小军审核)

 

 

点击右上方标识···进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