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药材生产及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17 访问次数:548
(中药材生产技术培训班讲稿)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 万定荣
一、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
习近平主席曾讲,“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21年年5月12日,习主席在河南南阳某艾制品公司考察时,手握艾条,激励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他指出“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
党和各级政府对中医药发展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2019年1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出台,把中医药事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湖北省人民政府也先后推出了本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湖北省中药资源种类数目及中药材产量均位居全国各省份前列,蕲艾、黄连、茯苓等众多道地中药材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产业发展空间巨大。几年来,我省道地中药材的生产在发展全省农村农业经济,推动中药材产业扶贫和乡村振兴,为市场提供优质药材原料及这次新冠肺炎防控战役中,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湖北省也有不少通过发展道地中药材生产,很好地带动农村经济、带动农户脱贫致富的例子。如近年来许多从事蕲艾、天麻、马蹄大黄等生产销售的企业、合作社或农户,都是很好的例证。
二、 中药材的质量特征
1. 中药材是强调质量的特殊农产品
目前我国大宗中药材品种大多是从地里种出来的,属于农产品,但它们不同于普通的农产品,属于中药饮片或中药制剂的原材料。由于中药材的药物产品是用于防病治病或医疗保健的,因此,中药材是强调质量或品质的特殊农产品。其质量低劣或达不到国家药典规定的技术指标,就不得销售,也不会有接受的下游企业。中药材的生产种植讲究质量(品质),即应把质量放在第一位,而提高产量是第二位的。
2. 中药材品质包含反映药效的质量与使用安全性两方面
中药(饮片或制剂)治病保健依赖于所含有的药效成分(有效成分)。如中药青蒿中的青蒿素是治疗疟疾、杀灭疟原虫的有效成分,天麻中的天麻苷(天麻素)等为降血压成分。每一中药材都包含有约一两千种化学成分,其中一部分为药效成分。通常中药材中有效成分(群)含量高,就表明其质量好,制成的药品的疗效才好。因此,中药材生产种植中不可片面考虑提高产量而忽视其反映药效本质的质量因素。为什么中药材种植中不可滥施肥料(尤其是化学肥料),不应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膨大素、多效唑等),因为这类投入品的使用,虽可大大提高药材产量,但通常会显著降低药材中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药用品质。某些化学肥料的过多使用,还可能引起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污染,带来药材中重金属或有害元素(铅、镉、汞、砷、铜)超标的后果。
中药材品质还包括安全性方面。即使药材的有效成分(群)含量高,但如果所含有的农药残留物、重金属、二氧化硫(熏硫时产生)、黄曲霉毒素等有害成分含量过高,服用后可引起蓄积中毒,造成健康危害。这样的药材无疑也是质量不好的。
中药材种植中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不得使用国家禁止使用的农药,反对滥用农药。如果种植中违规使用了,可能导致药材产品销不出去的后果。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中药材中,下列33种农药残留物不得检出(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量):灭线磷,杀虫脒,甲拌磷(甲拌磷,甲拌磷亚砜,甲拌磷砜),六六六(α-六六六,β-六六六,γ-六六六,δ-六六六),氟虫腈(氟虫腈,氟甲腈,氟虫腈亚砜,氟虫腈砜),艾氏剂,狄氏剂,硫丹(α-硫丹,β-硫丹,硫丹硫酸酯),滴滴涕[ 4,4'-滴滴伊(p,p'-DDE),2,4'-滴滴涕(o,p′-DDT),4,4'-滴滴滴(p,p'-DDD),4,4'-滴滴涕(p,p′-DDT)],内吸磷,久效磷,特丁硫磷(特丁硫磷,特丁硫磷砜,特丁硫磷亚砜),甲基对硫磷,对硫磷,三氯杀螨醇,甲基异柳磷,水胺硫磷,甲基硫环磷,除草醚,蝇毒磷,苯线磷(苯线磷,苯线磷砜,苯线磷亚砜),治螟磷,甲胺磷,地虫硫磷,克百威(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胺苯磺隆,甲磺隆,氯磺隆,硫线磷,氯唑磷,硫环磷,磷胺,涕灭威(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
据资料记载,下列农药禁止在中药材中使用:六六六,滴滴涕,毒杀芬,艾氏剂,狄氏剂,二溴乙烷,除草醚,杀虫脒,敌枯双,二溴氯丙烷,砷、铅类,汞制剂,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八氯二丙醚,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百草枯水剂,氯磺隆(包括原药,单剂和复配制剂),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氟虫胺, 甲基异柳磷,涕灭威,克百威,甲拌磷,治螟磷,内吸磷,灭线磷,硫环磷,地虫硫磷,氯唑磷,苯线磷,氟虫腈,乙酰甲胺磷,丁硫克百威,乐果。
需注意的是,目前基层农村仍可隐蔽性买到一些国家已禁止生产使用的禁用农药品种,如杀虫脒、甲拌磷等,系非法小农药厂生产。
中药材种植中,农药的使用可参考国家标准GB/T 832(1-1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至十)。这些标准中规定了农药的名称、适用的农作物种类、防治对象(虫、病)、施药方法、每季最多使用次数、安全间隔期(最后一次用药到产品收获的最少间隔天数)、最高残留量等。类似的标准可在《全国标准化信息公告服务平台》获取。
三、如何提高种植/养殖中药材的品质
1. 种植的品种要选择
要选择环境适宜,最好在当地有野生资源,有较长种植历史的优质道地药材种类进行种植。要大力发展道地药材,限制种植没有品质优势的普通药材。如引种外地药材种类,需要生态环境与原产区一致,并有连续两至三个及以上生长周期生产,表明其品质优良且稳定的实验数据作为依据。
2. 种源要正宗,“品种”要优良
种源正确即基源物种真实是最基本的要求,种源错误意味着生产假药。如目前我国许多地区种植的艾草不是艾,而是同属植物蒌蒿(又叫水蒿)、“白蒿”等,这样的“药材”种出来后是不可供药用的。
种源(种子种苗)即使正确,但可能也有质量优劣之分。要选择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优良的品种(品系)或“农家品种”进行种植。药材生产地区要有种子种苗繁育基地。
3. 栽培管理及采收加工要科学、规范
中药材的种植技术、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生长年限、采收期、干燥方式、产地初加工方法等都极显著影响其品质。即使同一地点由不同的人员及各自的栽培管理技术而生产出的同一种药材,其质量差异可能是巨大的。因此要采用科学、合理的种植管理技术方法来进行中药材生产。中药材种植(养殖)企业/合作社对自己生产种植的所有中药材,都必须制订有药材生产的内控标准,用于规范及统一操作管理,以保障药材的品质。
4. “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管理模式要落到实处
公司/合作社在药材生产中起主导作用,要采取技术培训、监督指导等措施,使合作社农户明确正确的种植技术方法。要采取统一管理的模式,即通过统一种源、统一生产管理、统一采收加工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优良或质量稳定性。企业/合作社与农户是命运相关、相互依存的关系,某些农户生产的药材如质量不过关,企业收购后统一外销时,可能导致整批药材销不出去或遭退货处理。比如同一产区生产的独活,如烘烤方式及温度不一致,都使其挥发油的含量差异显著,有的达不到药典规定指标。
四、发展中药材生产依赖于技术、品牌与市场
1. 中药材种植成效依赖于生产技术
种植技术是影响中药材种植企业(种植户)效益的重要因素。虽然某些中药材种植的技术性不强,有种就有收,但很多中药材的种植是否能成功或是否有良好收益完全靠技术。许多药材长期种植后都出现品质退化、病虫害严重、产量下降的问题,管理不善或遇极端气候可能绝收。如半夏忌涝,若栽培管理不当可致病害严重、死苗或颗粒无收。天麻的栽培,有技术的可以大赚,技术水平不够的可能亏本。
2. 中药材的市场竞争是质量或品牌的竞争
中药材的销售或其市场售价高低已在较大程度上形成了依赖于质量、品牌或口碑的竞争局面,优质药材一般售价较高。如湖北蕲春县一带的“蕲艾”是公认的优质道地药材,其市场售价是其他产地艾叶售价的几倍;甘肃、青海等产地的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中蒽醌苷类及游离蒽醌类药效成分含量高,品质好,其售价显著高于中部及南方产区的大黄(药用大黄);湖北利川出产的黄连品质虽好,经我们对多批样品的实验检测,其小檗碱含量及表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等3种生物碱的总含量甚至略高于重庆产石柱黄连,但由于历史上后者名气较大,导致利川黄连往往要运到石柱县的黄水镇以“石柱黄连”之名(换包装)销售的局面。
3. 订单式种植是中药材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中药材种植企业要上规模,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保障药材品质的基础上,实施订单式种植,建设好“定制药园”。即通过品质优势,持续获取客户的信赖,与其建立长期的购销关系。湖北利川市及其邻县种植的“马蹄大黄”(药用大黄),由于品种基源的原因,其品质虽不如北方甘肃等地的大黄,但所含药效成分总蒽醌与游离蒽醌的量仍显著高于《中国药典》规定的指标,加之售价相对较低,与外省多个药品生产企业签订产销合同,近几年来稳步发展,效益可观。
4. 紧跟市场,避免盲目种植
影响中药材市场销售或价格的因素很多,除了质量、品牌及经营习俗外,主要受市场购销平衡关系的影响。中药材种植是市场行为,现阶段存在一定“无序”的局面。当产出的药材量供过于求时,销售或售价受阻;当种植面积减小或遇极端气候,总体产量下降供不应求时,价格就走高。此外,还有每年药材产新时可能降价或其他特殊因素导致价格不稳的情况。因此,中药材种植不是发展越多越好,种植面积越大越好,而是要要依赖于市场需求。
总体上,不同产地不同基源的同品种中药材价格差异显著。部分品种价格波动明显,有的在一两个月内都有明显的涨跌幅度。因此药材种植者必须始终关注市场动态,计划好种植的品种、规模,视市场变化情况灵活地调整种植的药材品种与种植面积。通过调研及“中药材天地网”等有关资讯,可以分析预判中药材具体品种的市场价格走势或一些供需信息。
五、 壮大中药材产业需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开展中药材种植(养殖),产出中药材原材料属于第一产业;将中药材原料加工成饮片、提取物、中药制剂(中成药)、保健品或其他产品属于第二产业;而中药材及制品的营销及相关服务为第三产业。只有将中药材产业链中处于上游的药材原材料转变成中下游的产品或服务,中药材产业才可能进一步发展壮大。因此中药材一二三产业需要融合、协调发展,即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这需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来推进发展;需要各级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做好引导、支持、服务;还需要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总之,发展壮大中药材生产及产业,真正让其在乡村振兴、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和大健康事业中发挥持续稳定的推动作用,需要以企业(合作社)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相关部门的密切而有机的配合,汇聚科技力量,把提高中药材及产品的品质放在首位,做好设计规划、技术推广、质量管控、产销衔接,务实地解决好发展中的一个个问题。通过各方协力,中药材生产与产业发展的前景一定是广阔的。
2021-5-16